2.3 防治尿酸相关脂代谢紊乱疾病
临床上高尿酸常伴随着脂代谢紊乱,研究显示胆固醇、肥胖、高三酰甘油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菊苣可有效改善高尿酸伴脂代谢紊乱。临床研究显示42例尿酸性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基础降尿酸治疗及别嘌醇治疗基础上,加用由菊苣、黄芪、党参等12味药组成的菊苣酸酯清胶囊治疗,并与基础治疗加服别嘌醇片作对照,观察组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及降低血脂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含菊苣种子的维药艾菲提蒙汤临床治疗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病效果较好。生物学实验显示菊苣降脂作用机制与降低脂肪合成蛋白活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氧化应激有关。林志健等以酵母浸膏粉诱导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鹌鹑,用菊苣水提物或菊粉干预,发现模型动物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显著降低,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活性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腹部脂肪沉积得到有效改善。研究发现菊苣多糖可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降低条件致病菌数量,改善高果糖饮水诱导的腹部肥胖大鼠的脂质沉积。菊苣醇提物可通过调节肝NO的水平、提高清除自由基关键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改善肝脂代谢功能。上述结果提示,菊苣提取物可能通过其显著抗炎、抗氧化活性以抑制脂肪合成和促进脂肪脂解,从而调节尿酸相关脂代谢紊乱。
2.4 其他作用
近年来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紧密关联。菊苣成分及其提取物对尿酸相关心血管疾病亦有较好治疗作用。有研究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含菊苣种子的艾菲提蒙汤治疗,发现服用艾菲提蒙汤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菊苣中菊苣酸可激活SIRT1/NF-κB炎症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菊苣种子提取物通过降低TNF-α、IL-β等促炎细胞因子及心脏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水平,保护STZ诱导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的心脏损伤。以上研究提示菊苣及其提取物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进而防治尿酸代谢紊乱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3 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菊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菊苣含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其活性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然而目前菊苣药材至今仍未确定指标成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仅仅从简单的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菊苣药材进行鉴别,难以准确评价市场上菊苣药材的优劣。因此,以活性成分为导向的指标成分的确定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苣及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尿酸、抗痛风、降血糖、降血脂以及调节多代谢紊乱的作用。尤其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降尿酸和抗炎方面作用突出,契合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尿酸相关疾病的临床进展性特征。由此提示,菊苣可能是今后综合治疗尿酸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在优势药物。相信随着研究愈发深入,菊苣未来的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1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尿酸,嘌呤,菊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